近年来,医生的开药单据因为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而被戏称是“世界三大未解语言谜团之一”。其实,所谓的未解之谜只是一些医学界所用的符号,医生们本身的字迹和逻辑非常清晰。不信?那就来看看这几份来自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生笔记,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学子们依靠图像和逻辑,为自己和患者的未来筑基。
绘画大师



赵可儿同学关于神经科学的笔记,将人体的结构和部分作用机理用绘画的形式整合到了自己的笔记里,虽然整体看起来有点“抽象”,但是相比文字,图画本身就是更高级的知识载体,就如同在文字迷宫中设置的记忆标识,笔记中的图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突破迷宫,找到知识的真谛。



如果说赵可儿同学的笔记绘画技术比较艺术流,那陈曦同学一定是一个“写实派画家”,骨骼的结构、孔隙、纹路都被一一记录在笔记里,交错重叠的骨骼图画中,隐藏的是对人体结构的求知和探寻。
复制粘贴



很多同学没有出色的画技,于是选择了现成的图片加以代替,比如刘倩同学关于《组织与功能》的笔记,相比于绘画,这种方式多了一点严谨,少了一点错误,是更多学子普适性的选择。



相比之下,刘馨阳同学的《口腔解剖》笔记则更加高大上一些,运用了专业的人体3D模型截面来做笔记。文字不便于理解,时间上又不允许画图,那么借助现成的事物辅助记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条理大师



无论何时,条理清晰的笔记都是最广大学子受用的款式,没有之一。邓钦同学《组织与功能》的笔记就非常条理清晰,将庞大的知识块打碎为知识点,在书写和记忆方面,都非常便利。



除了知识点的方式,思维导图也是很多学生喜欢的方式之一,通过框架建立知识面,比单独记忆很多知识点,优越性不言而喻。

一笔一划勾勒辛勤,千言万语字字珠玑。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子们用工整的字迹和清晰的逻辑书写的笔记,足以打下坚实的地基。即使未来开单据时写下“世界未解之谜”,脑中积累的知识,也能让他们获号“神医”。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武汉大学官微
健康养生群,添加 微信:1171379 备注:健康养生,送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cmns.com/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