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都见过有人的耳朵上贴有小小的方形贴,这就是耳穴贴了,它能够通过按压刺激耳穴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中医认为耳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的论证,通过望耳、触耳对某些疾病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近代对应用耳穴诊断、防治疾病和保健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继承前人和国外经验基础上,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深度和广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在多个国家中应用,为世界医学产生影响并作出贡献。以下便为大家介绍,如何应用耳穴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运用耳穴进行治疗或防病时,须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选穴配方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1)相应部位取穴:是选取患病时与机体相对应耳穴,为治疗时首选穴位,也是止痛要穴,如胃痛取“胃”穴。
(2)按照中医理论取穴:是根据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辨证取穴,如根据“肺开窍于鼻”理论,可取“肺”穴点按摩以保健鼻部。
(3)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有许多耳穴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其性质,因此其功能与现代医学一致,如内分泌有关疾病取“内分泌”穴。
(4)临床经验取穴:如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穴,老花眼取“枕”穴等。

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并根据耳穴选穴原则,则可通过耳穴达到防病、保健作用。如根据肺开窍于鼻,司呼吸,肺合皮毛的理论以及五行学说培土生金的理论基础,可以取内分泌、内鼻、脾、肺等穴和耳尖放血以达到预防感冒的效果。且耳穴治疗反复发作性和持续性感冒有明显效果,且适用于孕妇妊娠期间。另如,耳穴抗衰老可取肾、心、脾、肺、内分泌、皮质下、额等穴。根据“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等理论,说明肾的重要性,取肾穴可以强骨实髓、聪耳补脑。取心穴可以调神,“心者五脏六腑之主,精神之所舍也”。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取脾穴可强化后天之本,有助于消化和吸收。根据现代医学,内分泌穴与激素分泌与调控有关。皮质下、额是健脑要穴。由此可体现耳穴取穴原则对治疗和养生的指导作用,也是中医传统理论的体现与应用。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健康养生群,添加 微信:1171379 备注:健康养生,送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cmns.com/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