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门前种棵槐,财运自然来。”所以过去我们国家槐树特别多,以至于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都用槐树做行道树。
在我小的时候,很多地方大路边每年从四月上旬开始,沿路两边到处都是洋槐花,大老远就能闻到槐花的香味。

过去每逢春季洋槐花开的时候,人们都会捋些洋槐花蒸麦饭吃。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不是捋国槐花?
其实,国槐和洋槐花是有区别的,国槐没有绽开的花骨朵被叫做槐米,是一味中药材,绽开以后的国槐花据说很苦,是不能吃的。国槐花开的也比洋槐花要晚,一般都要到夏季。除了前边说到的这些区别以外,洋槐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洋槐树枝上有刺,因此洋槐也被叫做刺槐。

据说洋槐最早是1897年德国入侵青岛的时候从北美引进到中国的,所以很多地方把洋槐叫做德国槐。由于洋槐成活率高,适应性强,一百多年时间我们国家从滨海的青岛到海拔最高的西藏地区都有了大量洋槐树,其中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洋槐树最多,一般每年4、5月开花,花期一般有10-15天左右。
在苏北地区,人们用洋槐花包包子、烧槐花汤、炒鸡蛋;在陕西、山西、河南人们喜欢用洋槐花拌上面粉蒸槐花麦饭。
听老人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洋槐花与榆树叶、榆树皮、柳树叶都成了人们填饱肚子的“食品”。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年洋槐花开的季节,只要能够得着的洋槐花,几乎全部被人捋得干干净净,遇到够不着的有人甚至要对槐树的枝干动刀”。所以在洋槐树下边看到散落的树枝也不用奇怪,甚至碗口粗的槐树也都会被捋槐花的人从根部砍倒。
我对槐花的偏爱跟很多人一样,源于幼年的槐花美食。槐花不光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无农药污染、无化肥催生的绝对“绿色食品”优势,而且没有特殊气味,加工起来简单方便,只要用心谁都可以捣鼓出一頓美食。懂行的,将已经饱涨、尚未破苞的洋槐花骨朵去除叶子、细枝,择净焯熟,再放上一些蒜泥、辣椒面、泼上热油搅拌均匀,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喜欢甜食的话还可以拌成糖醋槐花!另外槐花炒鸡蛋也很不错!据说胶东地区人们还会拿槐花和肉块、鱼块、海米一起包发面包子吃。
过去,油比较稀缺,普通老百姓一家人一年甚至吃不了现在一周的油,那时候我们吃蒸槐花麦饭的时候总要拌上很多油,吃的时候自然是满嘴流油,碗里的吃完了还惦记着盆里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附近已经看不到洋槐树了,想吃槐花了,都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找到,真的是太可惜了。好在现在网购方便了,点击链接就可以下单在网上买到槐花了。
健康养生群,添加 微信:1171379 备注:健康养生,送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cmns.com/1938.html